张倩云明显是对古玩感兴趣,懂行的。
说起玉器知识来,张倩云不比朱君泽懂得少。
尤其是讲到玉料原石,张倩云还说起她之前曾往张铁风的店里放过两块原石后来。
不知道被张铁风卖给谁了。
她上次去的时候已经不见了。
甚至不知道那两块原石里能不能开出无价之宝。
秦雨强听了颇感兴趣。
“怎么听起来跟赌博一样?”
“对,就是赌,原石只有开出来才知道里面价值,但是原石是买定离手,你就算开得不好,也没法退货。”
“就和开榴莲一样,懂了吗?”
和开榴莲雷同?
秦雨强大概能理解了。
虽然他没有吃过榴莲这么昂贵的水果。
但是见黄丽丽买回去过。
一颗榴莲打开,才知里面有几方肉。
有时候多,有时候少。
黄丽丽有时候哀叹买亏了,有时候兴奋大叫捡了大便宜。
原来原石和榴莲的道理差不多。
“小秦啊,原石虽然收益大,但是风险太高,一般人可不要接触,这相当于赌博,一个不好就要倾家荡产。”
“我认识几个做生意的朋友,都是在这上面折了家产。”
秦雨强点点头。
“老爷子您放心,我也没有那么多钱去搞这,就是好奇,毕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,听了之后觉得很有意思。”
“活到老学到老嘛,我也想多学点知识,免得有人问起来,我一窍不通。”
“你要真感兴趣,下次有缅国那边儿的客户过来,我给你介绍啊。”
张倩云挑眉道。
秦雨强还没说话。
朱君泽就敲了敲桌子。
“倩云,玩闹归玩闹,但是有些东西不能沾,更何况小秦!你可别把别人拖下水!”
张倩云听了,冲着秦雨强吐了吐舌头。
“好吧,外公你护着他,我也不好说什么了。”
看朱君泽一脸严肃。
秦雨强猜测,搞翡翠风险肯定很大,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倾家荡产,欠一屁股债。
他虽然感兴趣,但是也不会贸然进军风险行业。
自己手头也没多少钱,就算靠透视眼也得有本金。
三个人又聊了一会儿。
朱君泽热情邀请秦雨强进收藏室,欣赏他多年来收藏的宝贝。
秦雨强早就想进去。
张倩云也紧随其后。
她帮着朱君泽打开一排排展示柜。
秦雨强目瞪口呆。
朱君泽的藏品赶上博物馆了。
”这都是我历年收藏来的,有些时间太久了,我甚至都记不得了。”
秦雨强从第一列展示柜一一看去。
朱君泽很热情,秦雨强走到一处,朱君泽便介绍一处。
秦雨强发现朱君泽还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藏家,展示柜里各式各样的物品都有,各朝各代的也都有。
朱君泽收藏藏品几乎不挑。
只要有价值,都会被朱君泽收罗来。
秦雨强不自觉被一只粉色的三足香薰炉吸引。
他定定地站在那只粉色的三足烟熏炉跟前。
朱君泽见他感兴趣,便把展柜的玻璃拉开,将香薰炉捧出来。
“这是清代的,一只芙蓉香薰炉,淘来也很不容易,花了我不少功夫,也花了大价钱。”
“你看这香薰炉和平常的不一样,没有繁杂的雕饰,只是上面刻了一条龙,简简单单,却透露着一股雅劲儿。”
秦雨强根本没听到朱君泽的介绍。
这只芙蓉香薰炉之所以吸引他,是因为秦雨强的身体不受控制。
香薰炉里透出一股气,传递进秦雨强的身体,好似打通了秦雨强的任督二脉。
尤其是盖顶的那只盘龙,就像活过来一样,冲着秦雨强眨眼睛。
秦雨强感觉他的透视眼有了变化。
可他又说不出是哪里变了,在张倩云和朱君泽看来,秦雨强是被这只三足芙蓉香薰炉给吸引了。
秦雨强微张着嘴双眼,如铜铃一样目不转睛。
“漂亮吧?”
“外公这只三足香薰炉世间仅有,我早就想让外公送给我。”
“可外公哪里舍得啊!”
张倩云撅着嘴冲朱君泽撒娇。
朱君泽连忙把展示柜合住。
警惕地盯着张倩云。
“小丫头,惦记我的宝贝?没门儿!这东西我还没欣赏够呢!”
秦雨强缓缓回神,一颗心却吊了起来。
他纳闷透视眼的变化,也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那只香薰炉怎么会对他的透视眼起到作用。
难道和他的透视眼有关系?
不过他不好在朱君泽和张倩云面前暴露心思,依旧淡定地跟随着朱君泽继续欣赏。
走到最后一排陈列架。
朱君泽说。
“这排陈列架上的东西都是最近收的,有些我拿不准,小秦,你帮我看看,这里面有没有掺假的东西。”
秦雨强答应。
一件一件看过去,看到第五件的时候。
秦雨强就已经发现了不对。
面前这是一只战国蜻蜓双眼玻璃管。
若是真品,价值超过上亿。
但朱君泽收获的确实是现代工艺仿品。
不过做得很精致。
普通人肯定想不到,在战国,老祖宗们就已经掌握了淬炼玻璃的技术。
但其实出土的文物里,有许多战国的古董,都能证明,在几千年前聪明勤奋的华国人,早早已经先于西方几千年淬炼出玻璃,并且打造成了完美的工艺品。
“怎么?这件有问题?”
朱君泽心里咯噔一声。
虽然是他主动请秦雨强来鉴定,但是每一个收藏家得知自己好不容易淘来的宝贝,可能是假货,心里面也像针扎一样难受。
秦雨强当然不会直白,又大大咧咧地说,这是假货,而是委婉地说道。
“老爷子我有点拿不准,可能得拿近点看看。”
听秦雨强这么说,朱君泽基本已经明白了秦雨强话里的意思。
看来这只蜻蜓双眼玻璃管假货的可能性很大。
秦雨强小心地捧出来。
他其实不用再看,透视眼已经告诉他这是现代工艺品,而且是高仿品,甚至告知了秦雨强仿品和真品的区别。
秦雨强捧着玻璃管,指给朱君泽看。
“老爷子您看,上面的圆纹大小一致,像现代机器制造。”
“虽然说战国时期,老工匠已经掌握了淬炼玻璃的技术,可铅钡玻璃还是有一些缺陷,多多少少会留有一些痕迹。”